我們黨是依靠學習走到今天的。通過樹立和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釋放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偉力,是我們黨開創并推動事業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100年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學風問題、學風建設,堅決反對不良學風,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一、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
樹立和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本質上是一個如何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深刻把握其立場觀點方法,完整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從而在學習運用的過程中真正發揮真理指導實踐的威力。如果抱著機械照搬的態度,把個別結論、某些詞句作為靈丹妙藥到處套用,結果必然形成不良學風,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
100年來,我們黨在如何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積累了寶貴歷史經驗,為樹立和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提供了科學指導。早在1930年5月,毛澤東就寫下《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系統論述了學風問題。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不應當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當成死的教條。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
在同黨內出現的把馬列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毛澤東要求全黨切實端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確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此后,我們黨始終堅持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大力倡導優良學風。鄧小平強調,“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江澤民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首先要解決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要“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胡錦濤指出,要“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習近平強調:“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首先要吃透理論、學懂弄通理論。能否吃透,關鍵看是否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自然就會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講是什么、為什么,又講怎么看、怎么辦,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是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和解決中國和時代面臨的問題的典范,為全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理論指導。
二、堅持結合具體實際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
樹立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僅僅吃透理論是不夠的,還必須聯系實際、研究實際。馬克思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面對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農業國,選擇一條什么樣的道路才能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并繼而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難題。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一度簡單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國十月革命城市武裝起義的經驗,中國革命遭受到嚴重挫折。但是,此后中國共產黨人深刻汲取經驗教訓,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帶領全國人民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艱辛探索,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而且積累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文革”結束后,在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可以說,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100年來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的關鍵所在。
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要真正發揮威力,就必須緊密聯系實際、真正研究實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研究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豐富發展的,是在推動實踐、指導實踐的過程中成熟完善的,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求真務實、實踐第一的科學態度,在指引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展現出巨大的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領力。要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切實找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緊緊圍繞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抓住黨和國家事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結合當前正在做的事情,打破思維定式,破除陳規陋習,探索新思路、形成新做法、引領新實踐。
三、堅持問題導向,糾治不良學風
緊緊盯著不良學風問題開展整風整頓,加強學風建設,是我們黨貫穿百年歷程的一個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毛澤東明確強調:“學風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他嚴肅批評不正派的學風,指出“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糾治不良學風,不能單純依靠組織處分和簡單壓服的方法,而要引導黨員干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辨別是非、觀察問題。為此,必須在黨內開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
100年來,我們黨適時開展整風和學習教育,不斷廓清迷霧,樹立和弘揚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遵義會議后,黨的路線已經走上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但對曾經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還沒有來得及從思想上進行認真清理。這就有必要集中開展一場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20世紀40年代前期,中國共產黨以延安為中心,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是這次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整頓的目的,就是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新中國成立初期,針對黨內一部分人滋長的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和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1950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要求嚴格地整頓全黨的作風,首先是整頓干部作風。毛澤東明確提出,“全黨整風運動必須在和各項工作任務密切相結合而不是相脫離的條件下進行”。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和支持下,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迅速在全黨全社會展開。這場深刻而廣泛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一個思想先導。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江澤民領導開展針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三講”教育,強調要通過學習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無產階級思想體系與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界限,號召全黨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黨的十六大以后,胡錦濤明確要求,要“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建設學習型政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大力倡導和弘揚優良學風。他指出,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拜人民為師,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201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要求,進一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同反對“四風”緊密結合起來,“尤其要著力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當下正在進行的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揚優良學風、改進不良學風都貫穿其中。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同時,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和善于針對不良學風背后的錯誤思想根源開展真刀真槍的交鋒,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為激濁揚清的戰斗堡壘,使每個黨員都成為扶正祛邪的戰斗員,從而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