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寒假余額還剩兩周,春節(jié)假期也已經結束,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剛回家時父母的想念情緒早已緩解,更多的只有擔心和挑剔,如何在剩余的假期中留給彼此一個好印象,我們一起來想一些對策。
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擔心很多時候來自于對彼此缺乏了解,看著你頻繁的刷手機,他們會把想和你親近的情緒轉化為對你沉迷手機的憤怒;看著你每天在外晃不回家,他們也會抱怨回來了也見不到人;想問問你對未來的打算,一開口就變成了各種夸別人家的孩子……事實上,父母和孩子是最了解彼此的,孩子知道父母討厭自己做什么,知道父母想問哪些問題,知道父母什么情況下會批評自己,父母知道孩子不會做哪些家務,什么時候會發(fā)脾氣;同時父母和孩子也是最不了解彼此的,年齡不同讓我們對同樣的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代溝”,這會讓我們覺得很平常的事情在父母看來很難接受。
在這里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把自己的喜好和父母的喜好寫下來,制定一份你們都需要的相處策略。
與父母一起分享你認為精彩的熱搜詞。

手機帶我們很多的資源,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雖然父母嫌棄你手機不離身,但其實很多父母在家也在看自己喜歡的內容。如果我們可以把各自看手機的時間拿出一點點來分享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既可以增進與父母的關系,又能彼此多一些了解和陪伴。正值冬奧期間,有許多熱血沸騰的關鍵詞登上了熱搜,跟父母一起分享討論,讓父母了解你是怎么看待熱點事件的。
擴大父母關注的范圍

隨著年齡的增加,父母開始變得嘮叨,關心的內容總是圍繞著成績、工作、對象這些話題,這一方面是出于對子女的關心,另一方面確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和你聊些什么。與其等父母來問,不如主動選擇一些父母同樣關心的話題跟他們聊一聊,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避免被父母追問的尷尬,同時,父母知道了我們對事情有正確的價值觀,也能夠減少對我們的擔心,多一點信任和支持。
認真的給自己和父母一個答案。

面對那些我們自己都沒有方向的問題,比如你打算考研還是工作???畢業(yè)了回家工作嗎?談戀愛了沒有?這些可能你自己想到都很煩,于是更害怕父母提起。大多數(shù)人要么選擇回避,要么沖父母發(fā)個脾氣,其實自己心里也清楚這些問題遲早都需要面對,那么不如先從心理上先接納這些事情的發(fā)生,不要排斥,這樣你就不會那么難受。然后不妨花一些時間認真思考一下答案,對于那些問題,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一笑了之即可。
花點時間搜索一些你真正需要的信息。
社交媒體上除了可以購物、交友、娛樂之外還可以學習。很多人學的專業(yè)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小時候沒有條件報興趣班,那么現(xiàn)在自媒體上有非常多入門知識是免費學習的,他可以幫助你初步了解某一個你感興趣的內容:
1.抖音推出了一個“寒假充電計劃”;
2.熱搜上看到與專業(yè)有關系的新聞點進去看一看;
3.學習強國上看各大名校的公開課;
4.B站上找各種名人演講,國外名校的雙語公開課;
5.在你常用的APP上搜索你想了解的關鍵詞。
人對未知總是有許多恐懼,你了解的信息越多,越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做事情就不會那么慌張。
耐心聽聽過來人的建議。

每個家里總有幾個熱心的親戚在給各種晚輩提建議,他們說的不一定對,但一定是他的人生的體驗,如果哪句話觸動了你,不妨多和對方聊一聊,特別是那些和你處境有些相似的人,喜歡和你說起當年的苦難或者是當年的風光的,你一定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對你有用的好或者壞的經驗,不論正面還是反面的經驗都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彎路。
最后,祝您和您的家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