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院黨辦發【2020】107號
各院系: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質量,形成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根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和《河套學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辦法》文件精神,結合大學生心理特點和學院實際,制定該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細做實,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促進大學生優化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堅持普及教育與個別咨詢相結合。開展面向全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發揮團體心理輔導和個體咨詢的作用,培養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
3.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傳授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學生參加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的課外文體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4.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咨詢師、輔導員、班主任等育人主體的主導作用,強化家校育人合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心理調適能力。
5.堅持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為學生辦實事辦好事。
三、主要任務
1.完善院系心理輔導站機構建設,加強個體咨詢陣地建設,形成學院—心理咨詢中心—院系心理輔導站—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五位一體”心理信息網絡,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2.實行心理咨詢中心工作人員聯系院系工作制度。
3.加強輔導員班主任、心理輔導站成員、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的培訓,提高工作技能。
4.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開發心理潛能,培養創新精神。
5.積極開展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工作,幫助大學生了解常見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現,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心理問題。
6.采取專題講座、校園文化活動、談心談話等方式方法,促進大學生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強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珍愛生命、關心集體,悅納自己、善待他人。
四、工作方法
1.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活動;組織并引導學生參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2.心理咨詢中心工作人員深入院系,聯系心理輔導站成員,發揮心理信息網絡和公寓黨小組的作用,發現問題學生應及時上報、及時干預。
3.開展深入細致的談心談話活動,幫助學生解疑釋惑,緩解來自經濟、就業、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4.做好團體輔導與個體咨詢工作,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針對特殊群體學生,要積極進行心理干預,必要時轉介衛生機構進行治療。
5.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測工作,對篩查的問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6.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櫥窗、板報以及網絡作用,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7.根據學生專業特點,每月開展2次TED大講堂活動。
8.組織好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活動、心理劇比賽、心理知識競賽等活動,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9.按照《關于開展校園心理文化精品項目創建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開展好校園心理文化精品項目創建活動。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院系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確工作職責,按照工作方法創新性開展工作,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促進大學生心態平穩健康。
2.履職盡責,加強監管。輔導員班主任、心理輔導站成員、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里信息員應充分發揮各自職責,調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在學生群體中仔細觀察、認真研判,發現情況及時上報,并及時進行干預。
3.關懷教育,注重方法。工作過程中要體現人文關懷、注意方式方法,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