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是創建文明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整體建設的重要方面,是學校在辦學實踐中逐漸孕育和形成的辦學理念、道德規范、校容校貌、組織制度以及體現全校師生價值取向的學風、教風、校風等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態環境。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對進一步推進我院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見和現實意見。
近年來,學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立足實際、注重積累、彰顯特色,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設體現時代特征和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
學院搬遷到新校區后,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校園環境營造整體美、校園精神營造風尚美、人文景觀營造藝術美、行為文化營造文明美的建設思路,努力傳承“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校訓精神和“培育高尚,追求卓越”的校風,到2020年,力爭使我院進入自治區高校文明校園行列,使校園環境建設創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使校園文化滲透于學院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學習、生活等方面,努力推進學院高質量發展。
在向自治區高校文明校園行列邁進的過程中,我院緊緊圍繞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大局,以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為內涵,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一是組織全院師生廣泛開展了以“六好”為標準,以“三創兩爭”為載體的文明校園創建活動。二是成立了校園烏蘭牧騎,參加全區匯報演出并取得了優異成績。三是為加強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先后組織召開了學院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與校園文化工程建設推進會,扎實開展自治區級文明校園創建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四是以校園文化藝術節為主線,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為節點,以各類校園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在廣大師生中廣泛開展了一系列“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學雷鋒,樹新風”、“清明祭英烈,共筑中華魂”、“走近馬克思,筑夢新時代”、“青春誦經典·圓夢新時代”、“助學·筑夢·鑄人”、“不忘跟黨初心,牢記青春使命”、“北疆建功業,迎新唱校歌”、“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擔子”、“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弘揚愛國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愛祖國、擔大人、做新人”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使師生們從中受教育、學本領、長才干、勵品行。系列活動的開展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創建自治區級文明校園等營造了濃厚的氛圍。